【佛教概览】:教义宗派及其核心经典

听风人 昨天 ⋅ 17 阅读

佛教概览:教义、宗派及其核心经典

佛教核心教义、不同宗派及其经典文献和经典语句的全面概述。

经典文献

  • 《巴利文大藏经》:上座部佛教的主要经典,包括律藏(Vinaya Pitaka)、经藏(Sutta Pitaka)、论藏(Abhidhamma Pitaka)。
  • 汉传佛教中的《阿含经》:记载了佛陀的基本教法。

四圣谛(The Four Noble Truths)

  1. 苦谛(Dukkha):人生充满痛苦与不满。
  2. 集谛(Samudaya):痛苦的原因在于贪、嗔、痴三种根本烦恼,尤其是对欲望的执着。
  3. 灭谛(Nirodha):痛苦是可以被彻底止息的,达到一种超越生死轮回的状态——涅槃。
  4. 道谛(Magga):实现解脱的方法是遵循八正道。

八正道(The Noble Eightfold Path)

  1. 正见:正确理解四圣谛。
  2. 正思维:培养无私的愿望和心态。
  3. 正语:避免谎言、恶语、闲谈和两舌。
  4. 正业:行为正当,远离杀生、偷盗、不正当性行为等。
  5. 正命:选择合法且道德的生活方式。
  6. 正精进:努力地去防止恶行、消除已生之恶、增长善行并保持已有的善念。
  7. 正念:发展对身体、感受、心灵及心理对象的清晰觉知。
  8. 正定:通过冥想培养集中力和内心平静。

十二因缘(Pratītyasamutpāda)

解释了生命轮回的因果关系,从无知到老死的过程。

三法印(Trilaksana)

  1. 诸行无常:一切现象都是变化无常的。
  2. 诸法无我:不存在独立不变的自我。
  3. 涅槃寂静:只有达到涅槃才能获得真正的宁静与快乐。

五蕴(Skandhas)

分析人的身心结构,包含色(物质形体)、受(感觉)、想(认知)、行(意志)、识(意识)。

不同宗派及其经典文献

上座部佛教(Theravada/小乘)

  • 经典文献:《巴利文大藏经》。
  • 核心理念:追求个人解脱,达到阿罗汉果位。强调通过严格的戒律和冥想来净化心灵,最终摆脱生死轮回。
  • 经典语句: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若见诸相非相,则见如来。”——尽管主要与大乘佛教相关(出自《金刚经》),但其哲理适用于理解一切现象的本质为空性。

大众部佛教及其后的大乘佛教发展

  • 经典文献:《妙法莲华经》、《维摩诘所说经》、《心经》、《金刚经》等。
  • 核心理念:强调慈悲与智慧,目标是成佛而非仅仅追求个人解脱。倡导普度众生的理念。
  • 经典语句: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”——出自《金刚经》,意指世间一切事物都像梦、幻象、泡沫、影子一样短暂而不真实。

大乘佛教内部的不同流派

  • 中观派(Madhyamaka)
    • 经典文献:《中论》、《入中论》。
    • 核心理念:“空”的哲学思想,认为一切事物皆无自性。
    • 经典语句: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”——出自《心经》。
  • 唯识派(Yogacara)
    • 经典文献:《解深密经》、《瑜伽师地论》。
    • 核心理念:“万法唯识”,强调心灵净化的重要性。
    • 经典语句:“由心故种种法生。”——出自《楞伽经》。
  • 净土宗
    • 经典文献:《阿弥陀经》、《无量寿经》。
    • 核心理念:通过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修行方式。
    • 经典语句:“若有众生,闻是说者,应当发愿,愿生彼国。”——出自《阿弥陀经》。
  • 禅宗
    • 经典文献:《六祖坛经》、《金刚经》。
    • 核心理念: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,不立文字。强调直接体验真理,而非依赖文字或仪式。
    • 经典语句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”——出自《六祖坛经》。

全部评论: 0

    我有话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