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致良知】欲:内心的求索与放下

听风人 9天前 ⋅ 28 阅读

致良知线上课堂63期诚意班学习第8天
时间:2025年4月7日
姓名:张宁
地区:
志愿:我立志成为传统文化与新时代结合的实践传播者,去除糟粕,破除偏见,辩证看待,传承精华,先修己,再影响,为新时代发展和传统文化传播贡献力量。

欲:内心的求索与放下
今日读文,“欲”字贯穿全文,引发我对“谷不足,为欲”的深思。结合个人经历,分享几点感悟:
何为欲?
“谷不足,为欲”。欲望驱使我们追求更好的生活,但当这种追求变得盲目时,便会带来痛苦。无论是对金钱的渴望、事业成就的追求,还是对情感的过度需求,当我们陷入对外物的过度追逐时,内心往往难以找到真正的平静。被欲望所执,心灵便失去了自由。

曾经对“欲”的追求反思
在我的成长过程中,对于“欲”的追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角度:
对职业发展的“欲”,曾经执着于提高待遇,忽视了内心的平衡。认为物质的成功能解决一切问题,直到后来才明白,真正的满足在于内心的平和。逐渐放下了对物质的过度追求,学会了知足常乐。
对家庭和谐的“欲”,却无意中给了他们太大压力。这让我意识到,爱不是控制,而是给予空间和支持。通过温和的方式引导家人共同解决问题,学会了倾听和理解,从而改善家庭关系。
对情感关系的“欲”,在感情中,过度追求完美导致关系紧张。学会在维护和谐的同时坚定立场,保护自己的权益,懂得了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找到平衡点。不再执着于结果,而是享受过程中的成长。
“欲”不仅仅是对外物的追求,更是内心的一种反映。停下脚步,审视内心的真实需求,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内心的充实与满足。
通过回到《教条示龙场诸生》中的四大支柱:
立志:明确内心真正想要的方向,不仅是为了职业发展,更是为了心灵的成长。设定目标并不断调整优化,以实现自我价值。
勤学:从经验中汲取智慧,不仅是书本知识,更是实践中的积累和他人的经验。持续学习,不断提升自我。
改过:放下执念,接受现实,专注于当下,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。勇于承认错误,并积极寻求改正的方法。
责善:真诚待人,在团队中找到支持,共同营造一个充满爱与希望的学习环境。用温和的方式表达意见,尊重他人的选择。
愿未来不再被外在欲望左右,保持清醒与自省。感恩同行者,共同成长。感谢那些默默付出的志愿者们,你们的奉献精神激励着我不断前行。

 


全部评论: 0

    我有话说: